第(1/3)页 以强大的火力压制,直接在敌军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帝辛的目的。 用来伏击远征军船队的,绝对不是这次大食军队出征的全部兵力。 两方都知道,哪怕这次伏击成功,也只是为己方增加在南洋布局的优势,不可能一次性奠定胜利。 因此帝辛可以确认,除了来伏击的军队外,大食帝国绝对还有一支军队,在趁着这个时间,在南洋建立属于自己的桥头堡。 而在建立好桥头堡之后,便是扩张和彼此的骚扰。 帝辛的远征军本就比大食军队慢了三天,再加上应对伏击耽误的时间。 他毫不怀疑,大食军队绝对比他更早的建立起桥头堡,然后趁着他立足未稳之际前来骚扰,延缓他建立桥头堡的速度。 一到二,是从有到有,因此肯定要比零到一这种从无到有简单许多。 而在遇到真正的阻碍前,扩张的速度是会呈等比的。 占据的地盘越多,扩张的速度就会越快。 因此,只要钳制住帝辛建立第一座桥头堡的速度,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食军队扩张的速度就会将远征军拉的越远。 若是这次被伏击成功,那么面对这种注定回来的骚扰,以受到重创的兵力帝辛也没有什么好的对策。 而如果仅仅是避开或者挫败大食军队伏击的阴谋,面对后续的骚扰,建立桥头堡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确定了大食军队会伏击他们之后,帝辛便有了这个想法。 他要一次性将敌军打痛。 整支船队一半的炮弹储备,绝对会给这次伏击的大食军队,留下深深的噩梦——不论是被炸过的还是围观的。 而同时,大食军队又不知道帝辛一次性便打完了一半的炮弹储备。 这种不计代价的炮弹轰炸,只会给与大食军队一种错觉。 那就是大离远征军携带的弹药,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 骚扰可以,但骚扰不代表着是要用人命去填。 面对远征军那几乎深不可测的弹药储备,大食军队便是想要在建立桥头堡后来派兵骚扰,也一定会慎重行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