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曾弘深了解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自然也就理解了帝辛的所作所为。 他若是想按部就班地发展,最好的选择自然是打开府内,拉拢前来拜访祝贺的文武百官。 其实这样也不算慢。 毕竟,在帝辛那惊掉人下巴的战绩以及老皇帝公然的支持面前,京城的百官只要不傻,那么肯定会竭力配合帝辛工作。 向未来的皇帝献上自己的忠诚。 但是这么做了之后,就代表帝辛接受了京城的规则。 而京城这个权力漩涡中的规则,有一条就是不得通过规则之外的方式,侵害各个家族的利益。 而一旦陷入进去,那就不是短时间内出来的了。 最起码,数年之内帝辛是不用会北疆了。 更不说带兵远征了。 想要完成到一个合格的太子监国的流程,帝辛就必须要坐镇京城,和百官完全磨合好之后才行。 但是很显然,帝辛是没有这个时间的。 所以,他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震慑住百官。 哪怕这个方式留下的后遗症会非常大。 帝辛这三天之内闭门不出,也不见客,便是在告诉百官一件事。 不论他们以前支持哪位皇子,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不会再追究,但也不代表会放下。 他不需要百官对他的爱戴,但若是以后给他使绊子,就别怪他秋后算账了。 再加上成王府书房密室内的东西,虽然在那天之后都被后来的禁卫军烧掉了,但谁知道皇宫里的那位和裕王——哦,不,太子殿下有没有暗中留下一些什么。 没有人知道老皇帝和帝辛手中有没有他们的把柄。 因此,当帝辛通过三天的闭门谢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之后,京城百官便都明白了一件事情。 若是好好配合太子殿下,那么什么事情都不会有。 若是不愿意,那么像前几日夜里成王府发生的那件事,也不是不能再发生一次。 有把柄在手,他的行为也就不能称之为掀桌子了。 可以说,这一手很好的震慑住了百官。 否则的话,刚才在门前的时候,有不忿的官员想要放狠话,也就不会被同僚拦住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