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那几座城中的守军。” 帝辛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若是在本王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原先放下武器出来投降,本王自不会虐待他们。” “但若是继续负隅顽抗,也不能怪本王不手下留情了。” 没有杀意,也没有任何别的含义,帝辛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般,语气无比的平静。 但是朴公却再次沉默了下去。 大离裕王爷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什么不愿多造杀戮,不过只是说说而已。这位大离裕王爷,对于从几座城中守军的生死并不在乎。 在那座被改名为胡城的城中,朴公已经从战报中知道了裕王爷这只不死之军的战力。 他知道,哪怕如今汗城内的远征军并不全,但想要攻下那几座没有多少守军的城池并不难。 裕王爷之所以让他出面劝说那些守军投降,只是不想因为攻城浪费时间,并非是真的觉得麻烦。 朴公知道,以他的身份亲自劝说,那些守军选择投降的概率会很大。 但是抛去立场问题,那些在皇室都投降后仍然守着城的士兵,代表了高句丽这个民族的最后一丝不屈。 在皇帝都签了投降书的情况下,他若是什么都不做没什么,但要是帮助大离裕王爷去劝说那几座城中的守军投降,不论是为了什么,不论高句丽以后的走向如何,历史他必然会成为高句丽的罪人。 只是,真的要因为他的一点名声,就要让那么多守军为此丧命吗? 身为一名纯粹的武修,朴公以前虽然是高句丽的皇室中人,但读过大离许多的圣贤之书后,却做不到如真正的皇室中人一般冷漠。 那些守军,也是原先高句丽的子民。 这个国家已经没救了,相比起自己的一点名声,朴公更愿意让更多的子民活下来。 这也算是他身为高句丽原先的皇室中人,能够为这些过去的子民能做的最后一点事情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