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不是老皇帝想要看到的。 正值外部蛮夷不断侵扰边关,于是老皇帝心中一动,直接将帝辛调离了京城。 相比起京城来,边陲之地反而会有一线机会打造属于自己的班底。 虽然边陲之地因为距离京城太远,不论是情报还是什么都会一定的延迟,很容易被排除在京城的权利圈之外。 从这一点看反而不利于裕王争夺皇位。 但这点本就在老皇帝的考虑之中。 他虽然打算给裕王一个机会,但并不能确定裕王真的就是那个合适的人选,因此他不能一下子给他太多的便利。 否则有心人一看,很有可能会曲解圣意,以为皇帝要支持裕王上位,从而影响不少人的判断。 因此,他给他的,就只能是这种渺茫且隐晦的机会。 至于能不能领悟,那就看裕王自己了。 若是去了北疆之后他甘于平淡,那么老皇帝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会再一次将他从太子的备选中划出去。 但是让老皇帝没想到的是。 刚刚到达北疆之地的裕王,居然直接挫败了突厥的一次南侵,并且剿灭了突厥的两万将士,直接立下了一个大功。 但是,在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时候,年轻时候也和突厥亲自交过手的老皇帝却看出了这次挫败突厥南侵的隐患。 没错,就是那两万突厥将士的被灭。 和大离这样的农耕民族不同,身为游牧民资,突厥的青壮力是更加宝贵的存在,战时充当士卒,而平时也是放牧牛羊的主力。 如今损失掉两万将士,那就是两万青壮力。 没有了这两万青壮力,突厥很有可能在入冬之前积攒不够足以过冬的粮食,那么必然会在入冬之前展开对大离边关的再一次南侵。 而这二次南侵,为的就是粮食和物资了。 这也是为何老皇帝会借这个功劳赐下许多粮食的原因。 若是雁雀关阻拦不住突厥的第二次南侵,那么在被突厥抢走了足够的粮食和物资之后,剩余的粮食也足够北疆度过战后的难关了。 第(2/3)页